關于加快吳淞口綠色郵輪港建設的建議
2019-08-15
致公黨黨員、寶山區政協委員、意大利道那爾比集團首席執行官、泓博資本董事長王鍵反映,吳淞口國際郵輪港已經建成并投入使用亞洲第一套郵輪岸電系統,靠泊郵輪連接岸電,節省了能源降低了污染;同時“限硫令”和船舶排放控制區的設立,也推動了港口環境的改善和節能減排的實施。但仍存在以下問題:
一是港口環境風險專項應急體系和日常演練演習機制尚未建立。
二是岸電技術不夠成熟。部分岸電設備供電方式、接口等技術尚未和國際接軌,郵輪綠色岸電建設的技術標準尚未出臺。
三是郵輪公司綠色評價體系尚未構建。綠色港口建設聚焦于港口污染控制等工作中,尚未開展郵輪公司綠色評價體系建設。
為此,建議:
一、完善港口環境風險應急體系建設。不斷完善郵輪港口海洋環境預警機制和應急制度,多部門、多區域建立郵輪港口與沿海水域重大污染事件風險預警與應急響應聯動體系,建立沿海水域主要污染情況通報和地區隱藏的周遭環境風險測評。
二、完善綠色岸電技術標準和岸電技術相關政府補貼政策。對岸電技術研發和建設給予先期資金和政策扶植,鼓勵郵輪公司主動進行岸電設施改造。對民營高新技術企業進入岸電領域提供扶持,在資格審查、資金貸款獲取、技術推廣等方面給予靈活優惠措施。
三、加強港口附近海岸線空氣、水和土壤污染及生物多樣性監管,建立郵輪公司綠色評價體系。建立一套完整的符合我國實際的綠色郵輪港口評價模型。加強對郵輪公司空氣過濾裝置使用的登記,對郵輪公司的環境行為公開監督,對相關數據予以公開披露,開展定量化研究,建立郵輪公司綠色評價指標體系。
(寶山區政協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