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格防范和整治教育培訓機構“預付陷阱”和“套路跑”行為
民建會員、靜安區政協委員、區市場監管局高級經濟師張為民反映,今年以來,各類教育培訓機構關門跑路,消費者維權困難事件頻發。截至10月,僅上海市消保委就受理教育培訓服務投訴8237件。相關輿情瞬間形成網絡熱點,引發公眾對教育培訓市場的關注和擔憂。教育培訓市場現存問題主要有:
一是準入門檻較低,市場亂象頻生。由于相關部門對經營者資質及經營模式缺乏相應認定程序和規范手段,教育培訓行業魚龍混雜現象嚴重。一些教育培訓機構通過虛編資源、虛夸效果、虛假承諾騙取消費者信任,合同條款模糊、隨意更換老師、頻繁搬遷教學點等問題屢見不鮮,培訓質量堪憂。在收費形式上往往以預付方式一次性收取學員高昂學費,一旦經營異常,資金鏈發生問題,索性關門跑路,消費風險隱患凸顯。
二是利用法律漏洞,逃避監管追責。一些教育培訓機構的法人以經營不善為由,拒不履行義務,成為侵害消費者和雇員合法權益的老賴。同時,由于當事人鉆監管的空子,在運作中對法律責任和賬目往來進行“切割”,使得相關部門介入后無法將其定性為欺詐行為。如以韋博英語為代表的教育培訓機構今年十月爆出因經營不善而陷入校區停運的困境。繼而,韋博英語對旗下少兒英語“開心豆”股權和法人進行變更。“開心豆”隨即發公告稱,與韋博英語屬于不同的法律實體,財務及資金獨立。致使學員會員費與員工工資均無法向相關機構進行追討,學員和員工都面臨維權難題。而近期,“開心豆”也爆出關門跑路的信息,再次引發市民群體性投訴。此外,由于對經營者黑名單的監控落實不到位,教育培訓市場還存在一些機構已然出現經營異常,高管關聯風險重重的情況,但企業卻還在正常運營的怪相,埋下消費糾紛的隱患。
三是預謀“套路跑”,引發連鎖倒閉潮。目前多家培訓機構倒閉背后,存在疑似團伙預謀進行“套路跑”的情況。其操作方式為:不法團伙以經營不太穩定的教育培訓機構為目標,以收購股權的名義,將教育培訓機構納入名下后,一方面賺取賬面資金,另一方面在“零投入”的情況下繼續銷售課程,迅速“榨干”剩余價值,直至被租賃處的物業斷水斷電鎖門,隨后卷款跑路。“套路跑”引發相關教育培訓機構連鎖崩盤,導致消費者難以維權。如一家名為“BO教育聯盟”的機構今年已在上海以“套路跑”方式運作關閉14家教育培訓機構。教育培訓機構“套路跑”是“預付卡消費陷阱”的延續和發展,并呈現“團伙”“預謀”“套路”等特點。相比單純的經營不善或資金鏈問題更為嚴重,是“預付卡消費陷阱”的新形式,且涉及面廣、社會危害性大。
為此,建議:
一、強化數據智能運用,提升風險防控能力。一是在完善市場監管和相關職能部門的投訴舉報信息數據庫建設的基礎上,構建高危敏感信息預警庫,及時啟動預警、快速反應等功能,確保教育培訓等重點市場領域的消費訴求在第一時間得到有效處置,防止相關問題蔓延成群體性事件。二是運用投訴舉報大數據的智能功能,對市場主體進行風險篩選,針對教育培訓機構準入門檻較低,市場經營混亂,預付資金難以監管的特征,為市場準入部門提供相關數據,作為設置一定的行業準入門檻,廣泛開展履約保證保險或預付卡保證金制度等對應措施的依據,有效維護消費者權益和市場的穩定。
二、聚焦監管重熱點,提升監管的精準度。一是針對市場主體隨意“切割”與關聯企業法律關系和經濟利益,規避法律責任的現象,通過大數據比對,評估政府立法和執法的效果,限定關聯企業脫鉤的前置條件,禁止惡意風險和利益輸送行為,推動市場領域監管難題的法律解決,提高市場監管的精準度。二是加強對經營企業“黑名單”的大數據監控,設置市場禁入準則,嚴禁已經被列入黑名單的經營者和企業繼續從事市場經營活動,限制有關聯風險責任的企業高管在行業中擔任要職,有效防范市場風險。三是優化監管模式,提升社會共治效能。充分運用現代科技手段,構建投訴舉報多維度、立體化數據模型,構建由包括政府部門、鄉鎮街道社區,企業和行業協會、社會組織、公益團體、人民調解員、律師等共同參與的社會治理模式,改變只有政府一家被動處理投訴舉報的局面。對教育培訓機構“套路跑”等傾向性、苗頭性問題,相關部門實行數據共享,依據職能,聯手治理,通過多方聯動,遏制教育培訓市場的違法行為。
(靜安區政協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