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政協委員關注的城市治理“頑疾”
市政協常委、文史資料委員會副主任,民進市委副主委,中國中福會出版社有限公司社長、總編輯余嵐,市政協委員、寶山區顧村鎮黨委副書記張黎萍反映,當前城市治理存在一些“頑疾”。
一、小區內快遞代收代發點擾民問題嚴重
經調研發現,小區內設置快遞代收代發點、小象驛站等擾民現象極為普遍。這些快遞收發點、小象驛站等一般開設在小區內,租用居民的居住用房(多為一樓或別墅),在自用居住的同時提供快遞代收代發服務。租戶會將樓棟防盜門敞開,把快遞件堆放在樓道內、別墅外空地及綠化帶中,占用公共部位,尤其在雙十一、雙十二等網絡購物節期間,快遞爆倉,堆物現象更為嚴重,給居民正常出入造成極大影響。而且,入冬以后氣候干燥,快遞紙箱亂堆放存在較大火災安全隱患。
城管、市監、安全等職能部門對此類快遞收發點進行過多次聯合整治,現場提出整改意見,并通過居委聯系房東進行勸誡,但收效甚微。難點在于:一是快遞收發點一般都存在居住現象,城管無法認定為居改非;即使認定為居改非,快遞件均為他人的物權,城管無法暫扣物品。二是由于快遞末端網點無需辦理營業執照,現場也難以取證到其他經營現象,市場監管所無法斷定為經營性行為。三是堆放的物品如未占用消防通道、未堆放易燃易爆品,安全辦也無法進一步采取措施。因快遞業務的特殊性,基層職能部門已窮盡手段,難以采取進一步的強制管理措施,而擾民現象始終存在。
建議由其行業主管部門直接介入,作為牽頭處置的主責部門,切實履行起監管職責,再由基層相關職能部門配合,從根源上改善小區內快遞代收代發點、小象驛站等擾民問題。
二、郊區非法辦學點屢禁不止
上海是外省市來滬人員工作的集聚地。調研中發現郊區非法辦學點現象仍日趨嚴重。這些非法辦學點辦學條件簡陋、房屋陳舊,設施設備極不完善,學生人均活動場所面積狹小,同時還存在著交通、消防、食品衛生等多項安全隱患。師資水平低,流動性大,教學方法單一陳舊,“放羊式、保姆式”現象極為普遍。而收費方面也是經辦者隨意定價,毫無標準。
有些非法辦學點以培訓機構的名義收受學生,教育部門除了發放責令停止告知書外,無相關處罰措施。盡管政府部門通過城管、公安、消防、市場監管局等開展過多次聯合整治,但此類情況因有著較大的需求和經濟利益仍屢禁不止。且經營者會鼓動學生家長集體上訪和阻止執法,造成較大負面影響。
建議整合各職能部門力量,清理整頓民辦教育機構非法辦學工作。一是進一步健全和完善相關的管理措施,相關職能部門齊抓共管,加大處罰力度。二是進一步研究完善外來務工子女就學問題的研究,讓真正為上海城市建設發揮作用的外來務工子女有就學之處。
三、育嬰員培訓存在漏洞
育嬰員證書的取得必須要經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批準,且具有相應等級的育嬰員培訓資質的培訓機構150課時的培訓,然后經上海市職業技能鑒定中心安排的統一考試,考試通過后,方能取得由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監制、上海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頒發的證書。
育嬰員培訓屬于政府補貼項目。自2018年4月份開始作為緊缺職業,政府補貼由原來60%增加到80%。先前,全市具有育嬰員培訓資質的機構僅二三十家,見政府急需、又有利可圖,今年獲得育嬰員培訓資質的機構數量成倍增加。培訓機構如果按照政府規定的課時進行培訓,很難再賺大錢,在利益的驅動下,就違規發放培訓證書。
建議:一是人保部門加強對具有培訓資質機構的監管,一旦發現未達到課時要求、發放假證的機構立即取消培訓資質、機構降級,并處以經濟處罰。二是加強媒體宣傳,讓公眾認識真正的職業技能證書,使“假證”沒有市場。三是加大政府補貼培訓的力度。引導備孕媽媽,將參加育嬰員培訓作為備孕的重要內容之一,一方面能自己掌握一些育嬰技能,另一方面也能甄別育兒嫂的優劣。
(民進市委供稿、委員直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