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優勢就是經濟社會優勢 全會第二場網上交流活動關注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
1月16日,圍繞“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主題,市政協舉行全會期間第二場委員與市民網上交流活動。市政協副主席、提案委員會主任李逸平,市政協常委、人口資源環境建設委員會主任陸月星,松江區政協主席、黨組書記劉其龍,市政協人口資源環境建設委員會副主任、市生態環境局總工程師柏國強,市政協人口資源環境建設委員會副主任、市綠化市容局科技信息處處長楊文悅與市民就加強區域間污染防治合作、整合科技資源、創新資金投入機制等進行互動式討論,為推進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獻計出力。45分鐘的活動中,網民有效提問917個,5位委員回答了其中33個問題。
李逸平向網友介紹,中央明確要求,推動長三角一體化發展,上海要發揮龍頭帶動作用,蘇浙皖各揚所長,加強跨區域協調互動,強化聯動發展。2019年,上海市政協圍繞建設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范區積極履職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李逸平認為,在示范區規劃和實施的頂層設計中,上海要積極實踐“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敢于擔當,善作善成,勇挑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范區“發起人”和“帶頭人”的重任。
陸月星表示,選擇吳江、嘉善、青浦作為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范區優勢明顯。按照中央部署,示范區已經建立了省際合作的理事會和執委會,并正在籌建一體化的開發公司,形成三級管理架構。隨著工作的推進還需要進一步完善,形成多層次全方位的合作網絡。
劉其龍在交流中告訴網友,G60科創走廊已從秉持新發展理念的基層生動實踐,上升為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國家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
“長三角一體化發展遵循的原則是共商、共建、共管、共享、共贏。”柏國強向網友介紹,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意味著高質量發展、高水平保護。在保護生態前提下,率先將生態優勢轉化為社會經濟發展優勢,不僅示范區居民可以享受到社會經濟發展的紅利,而且通過示范帶動效應,也一定會惠及長三角區域乃至全國各地。
“長三角區域是國家生態園林城市最多的地區,全國有國家生態園林城市11個,其中6個在長三角地區。”楊文悅表示,生態綠色是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發展的鮮明標簽,更是一種發展理念,在發展過程中不能以犧牲后代人利益為當前發展為代價、更不能以犧牲環境為經濟發展買單的一種理念。
(稿件來源:聯合時報 攝影:金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