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服務重大戰略中發揮政協課題調研作用
陸月星
調查研究是謀事之基、成事之道,是發揮專門協商機構作用、提高建言資政水平的重要基礎和關鍵抓手。近年來,按照全國政協的總體工作要求,上海市政協人資環建委在市政協主席會議領導下,組織實施一系列重點課題調研,在服務國家和上海的一些重大戰略中發揮了積極作用。
要做好課題調研工作,首先是要審好題,理解把握課題調研的目的意義。由于政協重點調研課題都具有“戰略性”,更需要理解把握命題所處的歷史方位、時代背景和發展趨勢,做到“大道不偏”。市政協人資環建委在實施長三角一體化課題調研時,首先是對中央提出的區域協調發展戰略和改革開放空間布局進行學習研究,同時又對世界六大城市群的發展進行比較研究,進而在區域、國家、國際三個層面來認識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的目標定位和路徑選擇。
調查研究必須堅持問題導向,重在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許多課題調研開展以后,會反映很多問題,如果不能認真梳理,深入分析,眉毛胡子一把抓,就會忽視或掩埋一些真問題、深層次問題,特別是關鍵性問題,就不能對癥下藥。市政協人資環建委在開展長三角一體化課題調研走訪座談過程中,反映了80多個問題,260余條需求與建議。對此,我們作了分類梳理、分析,并歸納、提煉了5個關鍵問題——即核心城市作用不突出、市場機制不完善、資源共享不充分、政策標準不統一、合作機制不健全,為研究提出對策建議做了很好的鋪墊。我們在實施“著力破解超大城市精細化管理難題”重點課題調研時,透過大量現象揭示了4個關鍵問題——即精細化與人性化、精細化與科學化、精細化與多元化、精細化與精準化。并進一步從理念、制度、機制、技術四個層面分析了問題的成因,使對策建議的提出更具針對性和可操作性。
政協要發揮專門協商機構作用,必須把協商議政、建言資政作為主業主責,必須通過調查研究提出有價值的意見建議,力求“說得對”“說得準”。我們在實施重點課題調研過程中,不僅注重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而且更加注重圍繞如何解決問題研究提出有針對性的、利于黨委政府決策的對策建議。圍繞如何加快推動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我們提出了需要確立的目標——“構建共生、共商、共建、共贏、共享的長三角區域發展利益共同體,把長三角地區建設成為全國貫徹新發展理念的引領示范區、全球資源配置的亞太門戶、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級城市群”;優先實施的路徑——“規劃體系落實一張圖”“基礎設施聯通一張網”“生態保護設置一根線”“公共服務實現一卡通”“文化融合營造一家親”;主要的對策措施——“強化上海核心引擎動力”“增強區域戰略協同合力”“挖掘市場資源配置潛力”“提升創新驅動的硬實力”“奠定文化融合的軟實力”。這些對策建議明確、系統、具體,得到了廣泛的認同和采納。我們在“上海老城廂歷史風貌保護與舊區改造對策研究”調研報告中,針對既要保護又要改造的難題,提出了六個方面28條對策建議,獲得充分肯定,相關部門也予以吸納。
在實施重點課題調研過程中,我們非常重視調研方案的制訂,調研方法手段的運用和完善,抓好“解題”全過程管理。我們體會較深的有這樣幾點:一是重視課題組的構成。重點課題調研都組建由各方參與的課題組,一般由政協分管領導(有的是主要領導)領銜,抽調有相關專業基礎的政協委員為主體,選擇相應的專業機構為合作方,另組建專家組對調研作咨詢指導,專委會負責人在課題組內發揮組織協調作用。二是重視實地調查和實證研究。在長三角一體化課題調研中,我們不僅做了大量的文獻資料研究,在本市走訪座談;而且用7天時間走訪了蘇浙皖三省11個城市(縣),并召開12場座談會,三省一市(包括基層鄉鎮與企事業單位)參與座談超過600人次。三是重視發揮專家和專業機構作用。如長三角一體化課題調研,我們不僅選擇上海科學學研究所作為專業合作機構,并組建專家組;而且在課題研究形成基本思路后,又專門邀請徐匡迪、王新奎、王戰等專家來咨詢把脈。在老城廂保護與更新課題調研中,我們不僅請各方專家參與課題組,而且與同濟大學的專家團隊開展平行研究,過程中相互溝通、探討,最終形成了2份既各具特點又相得益彰的研究報告,為市委市政府決策提供了重要參考。
(作者系市政協人口資源環境建設委員會主任)